殯儀館殯葬業務信息化系統要求以先進的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智能識別技術、智能分析決策技術和科學、規范的管理方法,實現殯葬服務預約、殯葬車輛調度、殯葬車輛監管、火化車間監管、遺體冷藏庫監管、遺體處理(消毒、美容、SPA、尸檢)監管、守靈區及告別區使用情況監管、遺體業務流程監管、家屬業務辦理流程監管、骨灰存放及骨灰樓使用監管、業務區域無死角監控、園區能耗監管、智能化財務(對接相關部門非稅系統)、智能化營運分析決策、員工考勤、智能化辦公等多方位管理;
同時實現信息化協同工作、業務流程智能自動化、遠程網絡化辦公和管理、業務智能分析、科學宏觀管理與便民服務為一體殯葬業務信息化管理平臺系統,實時管理調度及數據采集與本地服務協同,實現殯葬業務工作決策科學化、管理規范化、服務網絡化、手段現代化、流程可控化,***終為打造一套功能強大、簡單易用的智慧型網絡信息化殯儀館業務系統。
(一)準確性
由于業務的特殊性,任何小的差錯,都可能引起嚴重的后果,給喪主和殯儀館帶來巨大的精神傷害或經濟損失,所以,信息準確性是非常重要的。管理系統應采用以下先進技術,提升新系統數據采集的速度和準確性,防止業務差錯。
遺體識別防差錯技術:使用二維碼和RFID電子標簽雙重標識,用于遺體控制識別防差錯驗證和單據管理,以提高業務的準確性。
身份證讀取技術:用于二代身份證的自動讀取,以提高登記業務的便利性準確性。
高拍儀/智能手持機拍照識別技術:用于登記各類證件轉換為數字格式,保留為數字化檔案。
(二)便捷性
為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提高殯儀館服務質量和群眾便捷性,以及殯儀館各業務環節的流暢與工作內容的管理,管理系統應具備以下便捷性措施。
自助預訂:通過訪問相關部門相關部門信息平臺,喪戶可以通過網絡自助填報殯葬信息、選擇殯葬服務及預約殯葬車輛等。
自助辦理技術:可自助交費、續寄存費等。
自動操作記錄:用于各項業務辦理登記的記錄,自動記錄經辦人、辦理時間和辦理內容等。
自動智能核驗:通過手持移動智能設備快速對遺體業務交接以及各業務區域門禁出入進行核驗,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效率。
(三)及時性
由于業務特點,許多業務都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故在信息溝通的及時性方面要求很高。新系統的及時性將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的改進得到提升:
通過各種現代信息手段,提升業務管理的無紙化水平;例如業務廳登記洽淡信息自動傳遞至各業務班組,取消業務室原手工填寫登記表,取消寄存室、服務組重復填寫家屬信息登記表。
對業務派工指令能及時做出提示、響應和反饋。
對業務單據信息的更改能及時提示、響應和反饋。
更多方面、更自動化、更人性化的信息查詢、查詢及智能分析功能;例如各類收入明細項統計 、出車司機和火化工績效統計、火化業務檔案統計等。
(四)可追溯性
由于業務的特殊性和為更好的保障人民群眾的利益,減少糾紛與誤解,提高服務滿意度,因此管理系統應采用以下先進技術,保證殯葬業務流程的可追溯性。
GPS車輛管理技術:用于車輛派車、調度、定位管理、工作狀況、行車軌跡、車輛實時油耗、運營成本管理等。
業務相片資料留存:通過自動高清數碼拍照功能,對遺體入館、家屬業務辦理、追悼會遺體驗證、結算繳費進行拍照,并由系統歸入殯葬信息檔案長期留存。
遺體業務流程監控視頻識別、顯示及存儲技術:通過RFID射頻識別技術和全業務區域無死角監控攝像技術相結合,實現可以通過監控設備在業務總控中心實時掌握遺體當前所在區域和辦理業務的情況,并對該遺體從入館至骨灰領取全業務過程的監控影像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實現單路視頻圖像多角度同時監控,以方便查詢其遺體業務流程和業務服務質量的影像信息。
家屬業務流程辦理情況追溯技術:通過二維碼掃描技術,將家屬送遺體入館、信息錄入、殯葬業務選擇、守靈遺體驗證、追悼會遺體驗證、火化前遺體驗證、結算繳費、骨灰領取等關鍵節點在業務總控中心進行實時標注顯示,其關鍵節點需和遺體業務流程吻合,如不吻合則需報警提示,并對各業務辦理環節的詳細時間進行記錄,形成業務數據流進行存儲。
信息修改的痕跡跟蹤與管理:用于跟蹤重要業務信息的變更情況;
(五)集中統一智能化可視實時監管
智能化殯葬業務控制: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集成化高科技手段將各業務系統進行整合,開發智能化殯葬業務決策處理系統,對正常的業務流程進行智能化統籌安排,下達任務指令,合理調配館內業務資源,形成標準業務智能化、自動化安排處理,同時需兼顧工作人員隨時干預功能,可對已形成的業務流程進行及時調整和變更。
館內業務總控中心:將全館各環節業務、車輛、設備及場地使用情況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技術手段統一匯集到業務總控中心,并以圖形化、可視化、人機友好交互界面(如館區平面圖、設備運轉圖形等)顯示在業務中心總控屏幕上,做到清楚明確,易讀易懂,以便管理人員在此實時監管全館業務、生產、調度等情況。
(六)安全可靠性
作為殯儀館重心業務系統,對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的要求都非常高。安全性包括三方面:
(一)系統本身的安全性和健壯性;
(二)關鍵業務信息的保密性;
(三)業務操作中更多防誤的設計。
系統必須能夠長期不間斷連續運作;信息的錄入、更改、查詢必須方便快捷;數據安全、數據備份策略;嚴格而靈活的操作權限和數據權限管理;
(一)建立業務系統總控中心
將全館各環節業務、車輛、設備及場地使用情況通過信息化、網絡化技術手段統一匯集到業務總控中心,并根據需要顯示在業務中心總控屏幕上,管理人員可在此中心監管全館業務、生產、調度等情況。涉及內容涵蓋:監控、門禁、媒體廣播、殯葬車輛監管、火化車間監管、遺體冷藏庫監管、遺體處理(消毒、美容、SPA、尸檢)監管、守靈區及告別區使用情況監管、遺體業務流程監管、家屬業務辦理流程監管、骨灰存放及骨灰樓使用監管、智能化文明祭奠、業務區域無死角監控、特色服務物品銷售、能耗(電、水、氣、油)智能化管控、智能化財稅統計申報、智能化營運分析決策、員工考勤、智能化辦公等多方位管理。
(二)建立各部門業務系統分控中心
館內各部門根據相關需要設立各自的業務系統分控中心,可監管各自業務范疇內的工作情況。
(三)殯葬車輛管理系統
可采用成熟的車隊管理平臺進行程序掛接,實現館內殯葬車輛智能化管理,功能要求如下:
1、 出車任務受理:可接收總控中心發來的出車任務指令單,并根據車隊調度情況將出車及人員安排及時反饋上傳至總控中心。
2、 排班調度:可根據出勤情況合理排班,避免排班矛盾或資源浪費,用車記錄清晰明了。任務可人工或智能指派司機和隨車人員,并可自動通知司機和隨車人員出車情況,當司機和隨車人員到達目的地后,可通過拍照身份證或預約訂單號等上傳至管理系統對所接遺體進行確認,確認無誤后返程,返程到達后拍照遺體標識牌號確認本次接送業務結束。
3、 定位軌跡監控:可多人多車同時實時監控,手機、電腦及業務總控中心均可支持,總控中心需采用地圖顯示。可查看車輛實時位置、行駛軌跡、行駛速度、行駛公里數、行駛時長等信息。
4、 油耗、車況監測:可對所有車輛進行油耗監測、超長怠速監測、車況監測、危險駕駛行為監測等。
5、 AI監控系統(可選):基于AI智能視覺技術和圖像識別技術,可監測司機抽煙、違規使用電話、疲勞駕駛等危險駕駛行為,并應可支持行人檢測預警、車道偏離預警等。
6、 電子圍欄、路徑圍欄:可設置電子圍欄,進出圍欄及時提醒;可設置路徑圍欄,合理規劃行駛路徑,防止路線偏離。
7、 財務管理:外來車輛收費、自用車實時報賬、上傳憑證、審批、可查看車輛收益、賬目明細等信息,并將相關數據上傳至殯葬業務信息化系統,以便進行運營分析。
8、 綜合管理:可支持設置車輛各種年檢、保險等期限提醒,支持違章自動或人工批量查詢,人員角色分配管理等功能。
(四)火化車間監管
火化車間為殯儀館重要生產部門,其生產狀況、設備狀態、工作效率、物料使用、防錯止誤、安全保障等方面需要重點監管,而且由于其工作性質和專業性,其生產過程只能由館工作人員自行監控,且生產設備智能化高,一些設備區域無人值守,所以高清晰、多點位、多角度、智能化識別監控系統全域無死角覆蓋是監管其生產的重要保證,因此,殯葬業務信息化系統必須結合監控識別技術、預防預控技術、智能分析技術等高科技手段確保生產安全順暢,其主要監管功能如下:
1、 火化設備監管:在業務總控中心和火化車間管理室必須能夠以設備平面圖及立體圖等圖形化界面清晰的看到每一臺火化設備每部分的運行狀況,需深度和火化爐廠家對接提取火化設備關鍵運行參數以進行顯示,當某臺設備的某項參數接近預警或超標,系統應能夠根據設定層級進行提示或報警。
2、 差錯預防監管:門禁審核,通過識別技術對前往火化等候區的遺體進行核對,如不是當前時間段火化的遺體無法打開門禁進入火化等候區,如異常進入則系統在業務總控中心和火化車間管理室同時報警并顯示報警信息;火化前審核,通過二維碼掃描技術對遺體、火化設備、骨灰盒和工作人員進行比對驗證和系統記錄,只要有一項出現差錯,需進行聲音提示報警,提示出錯原因,提醒工作人員,且火化爐爐門不可打開;骨灰成殮,需審核火化設備、骨灰袋封口標簽和骨灰盒是否匹配,比如1號火化設備出爐的骨灰成殮袋裝在了2號火化機旁的骨灰盒 ,就會提示報警;骨灰發放,要通過對骨灰盒、家屬領取標簽驗證一致后才能發放骨灰。
3、 人員、設備調度:通過當天出勤信息和設備使用狀況,系統可智能化自動合理委派操作人員和使用設備,合理排班,避免排班矛盾和資源浪費,且系統需具備緊急插隊協調能力。
4、 智能化監控系統:通過高清攝像頭、智能比對識別、人臉識別等高科技技術手段對火化車間全域進行智能化監管。對設備無人區域進行圖像常態識別比對,如出現非常態變化應及時在業務總控中心報警提示;通過人臉識別和行動分析技術,對工作人員位置、工作流程、工作內容及閑雜人員進行識別監管,根據員工庫、出勤信息和業務排班單對工作人員工作情況和操作設備進行監管,如員工張三在火化等候區領取火化遺體時未對遺體進行掃碼確認或其他非工作人員違規進入等情況進行智能識別報警并在監控主屏幕上進行定位顯示。
5、 火化觀察室內外對講:為配合家屬進行遺體入爐儀式,需對每間火化觀察室與火化車間設置單獨的雙向對講系統。
6、 業務信息顯示及排隊叫號系統:使用對火化業務區和家屬等候區的LED屏幕對火化業務信息進行顯示,同時通過音、視頻對火化業務流程、骨灰領取等業務辦理情況進行顯示和提醒,即對工作人員進行提醒,也同時對家屬進行提醒和業務流程告知,告知家屬遺體火化的情況。
7、 骨灰發放:骨灰成殮完畢,送入發放區后,可根據掃碼進行音、視頻叫號提示,提醒家屬前來領取,并通過比對家屬標識牌、骨灰袋標簽、骨灰盒標簽,三簽一致并經家屬簽字確認后進行發放,家屬標識牌收回,并自動清空信息。
(五)遺體冷藏庫監管
和遺體冷藏柜生產廠家進行深入對接,實現遺體冷藏的智能化管控。
1、 冷藏柜設備監管:提取冷藏柜關鍵數據及使用情況信息,在業務總控中心進行集中顯示,如數據達到預警值則進行報警提示。
2、 冷藏柜使用調度:根據冷藏柜使用情況和使用方需求,系統可智能對各冷藏柜進行調度分配,合理使用,節約資源。
3、 遺體存取防錯:通過RFID射頻技術和二維碼識別技術,對遺體的存入和取出進行審核,防止出錯。如遺體需冷藏保存,則系統自動分配為2號冷藏庫和18號冷藏柜,則該遺體只能推入2號冷藏庫,1號冷藏庫門禁無法打開,進入冷藏庫后,需掃描遺體二維碼標識和冷藏柜標識,如與系統分配的不匹配,則需進行聲音提示報警,提示出錯原因,提醒工作人員。
4、 冷藏庫計費:冷藏庫為收費項目,其遺體存入和取出時間可通過工作人員掃碼驗證時自動記錄并計時計費,并應能分辨因美容、SPA等其他業務需要的臨時遺體取出。
(六)遺體處理(消毒、單殮、美容、SPA、尸檢)監管
1、 人員、設備、房間調度:通過當天出勤信息、設備使用、房間使用狀況和業主方需求,系統可智能化自動合理委派操作人員、設備及房間,合理排班,避免排班矛盾和資源浪費,且系統需具備緊急插隊協調能力,并在業務總控中心大屏幕上以建筑平面圖為基礎動態顯示各功能房間的使用情況。
2、 遺體存取防錯:通過RFID射頻技術和二維碼識別技術,對遺體領取、門禁、業務流程交接等進行審核,防止出錯。
3、 流程管理:通過智能化功能系統自動對遺體處理的流程進行合理調度和安排,并可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其流程進行人為干預,并可根據人為干預后自動重新流程合理調配安排。
4、 影像備案:對遺體處理前、處理中、處理后的情況進行影像備案,并歸入該遺體存儲檔案。
5、 房間使用顯示:當遺體掃碼進入相關房間內后,該房間外的LED顯示屏上即立刻顯示該房間的使用信息,并將其信息發送至總控中心大屏幕上。
(七)守靈區使用情況監管
1、 冰棺設備監管:提取冰棺關鍵數據及使用情況信息,在業務總控中心進行集中顯示,如數據達到預警值則進行報警提示。
2、 人員、設備、房間調度:通過當天出勤信息、守靈房間使用狀況和業主方需求,系統可智能化自動合理委派工作人員及調配房間,合理排班,避免排班矛盾和資源浪費,且系統需具備緊急插隊協調能力,并在業務總控中心大屏幕上以建筑平面圖為基礎動態顯示各功能房間的使用情況。
3、 遺體存取防錯:通過RFID射頻技術和二維碼識別技術,對遺體領取、門禁、業務流程交接等進行審核,防止出錯。
4、 引導顯示系統:通過系統的調度安排,在守靈區業務辦理大廳的LED顯示大屏、室外引導LED屏和各守靈別墅外的門牌電子LED屏上顯示守靈區及各別墅的使用信息,以便吊唁家屬查詢。
(八)告別區使用情況監管
1、 水晶展示棺設備監管:提取水晶展示棺關鍵數據及使用情況信息,在業務總控中心進行集中顯示,如數據達到預警值則進行報警提示。
2、 人員、設備、房間調度:通過當天出勤信息、告別廳使用狀況和業主方需求,系統可智能化自動合理委派工作人員及調配告別廳,合理排班,避免排班矛盾和資源浪費,且系統需具備緊急插隊協調能力,并在業務總控中心大屏幕上以建筑平面圖為基礎動態顯示各功能房間的使用情況。
3、 遺體存取防錯:通過RFID射頻技術和二維碼識別技術,對遺體領取、門禁、業務流程交接等進行審核,防止出錯。
4、 司儀、樂隊及多媒體播放管理:對典禮廳的司儀和樂隊系統可智能化自動合理的進行安排、分配和調度,并根據家屬的需要,對接原典禮多媒體顯示系統進行個性化追悼會多媒體播放。
5、 智能化監控系統:基本功能同第(四)項4點,其它細節調整按使用方需求。
6、 引導顯示系統:通過系統的調度安排,在典禮區的室外引導LED屏和各告別廳LED屏上顯示各告別廳的使用信息。
(九)智能化門禁系統
通過RFID射頻識別技術、二維碼掃描技術等高科技手段的結合使用,實現對原有門禁系統的智能化控制。
1、 單向驗證門禁:通過對相關設備的讀取,驗證其信息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自動開門放行,但該門禁針對相關目標只進不出單向通行。
2、 信息驗證門禁:通過對相關設備的讀取,驗證其信息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自動開門放行,該門禁雙向可行,一般用于遺體通道、遺體冷藏庫的門禁驗證。
3、 交接驗證門禁:通過對相關設備的讀取,驗證其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同時確認該遺體是否送至指定目的地,確認無誤自動開門放行,該門禁雙向可行,一般用于守靈靈堂、告別廳侯檢室、美容間、SPA間、大師工作室、法醫室、單殮間等區域的門禁驗證。
4、 綜合驗證門禁:通過對多種相關設備的讀取,驗證其信息必須同時一致并符合相關要求,方可自動開門放行,該門禁單向可行,一般用于遺體進入火化車間的門禁。
5、 收費確認門禁:該門禁用于特殊需求的收費項目,系統確認家屬選定該付費項目并交費完畢后該門禁方可放行。
(十)遺體業務流程監管及遺體視頻跟蹤、備案系統
通過RFID射頻識別技術、監控協調同步技術、視頻標注提取技術、智能圖像識別技術等高科技手段的結合使用,實現可以通過監控設備在業務總控中心實時掌握遺體當前所在區域和辦理業務的情況,并對該遺體從入館至骨灰領取全業務過程的監控影像資料進行整理歸檔,實現單路視頻圖像多角度同時監控,以方便查詢其遺體業務流程和業務服務質量的影像信息。
(十一)殯儀業務洽談管理系統
通過二維碼掃描技術、圖像文字識別技術、移動手持錄入平臺等高科技智能化手段實現逝者信息的錄入、身份識別、喪葬用品及殯儀服務項目選擇、自動計費、業務矛盾判斷、信息發布、顯示設備的聯動、單據生成及任務推送的管理;逝者材料備案、信息公開、便民查詢、費用結算、惠民殯葬優惠處理等
(十二)家屬業務辦理流程監管
通過二維碼掃描技術,將家屬送遺體入館、信息錄入、殯葬業務選擇、守靈遺體驗證、追悼會遺體驗證、火化前遺體驗證、結算繳費、骨灰領取等關鍵節點在業務總控中心區域平面圖上進行實時標注顯示,其關鍵節點需和遺體業務流程吻合,如不吻合則需報警提示,并對各業務辦理環節的詳細時間進行記錄,形成業務數據流進行存儲。
(十三)餐飲、住宿管理系統
可采用成熟的餐飲住宿管理系統進行掛接,通過互聯網技術實現家屬遠程訂餐、預約客房等人性化服務。
(十四)館內導航定位系統
通過高科技手段實現館內的實時定位和導航。
一、 館內工作人員實時定位,對其相關工作動態及流程進行監督管理。
二、 逝者家屬及吊唁人員位置導航,通過手機登陸館內WIFI網,自動定位人員位置并根據輸入的目的位置進行實時導航。
(十五)殯儀業務結算管理系統
根據館內需求,在相關區域設立業務結算功能,在方便合理的情況下收繳殯葬費用,對正常收費、減免收費及分權控制、票據管理、退費管理、惠民殯葬管理、費用查詢統計等進行管控,并需對接民政部門的相關部門系統及稅務部門的非稅系統,保證相關部門對業務收費情況的監管職能。
(十六)骨灰存放和骨灰樓使用監管
通過RFID射頻識別技術、二維碼掃描技術、智能識別卡技術,并和骨灰存放架廠家深入對接,保證骨灰存放安全及骨灰樓的合理使用。
骨灰樓及骨灰存放架調度:通過與骨灰存放架原有存放系統的對接整合各骨灰存放樓的資源配比情況,并對以往家屬取盒祭奠情況的大數據分析合理調配新存入骨灰盒的存放位置,合理分配清明祭掃人流,以免造成大規模人員擁堵。
(十七)多媒體祭奠系統
通過搭建局域網WEB服務器,運用WEB多媒體網絡技術,建設局內部祭奠網站平臺(類似網上祭奠平臺)并結合智能房間分配技術,建立自助化智能祭奠區。
家屬通過自助服務區內自助服務設備登陸祭奠系統平臺,選取祭奠項目、祭奠室等服務內容,自助交費后系統自動合理分配所選同類祭奠室,并根據祭奠順序進行排號,家屬在等候區等待叫號后進入指定的祭奠廳,然后祭奠室內的電子祭奠屏登陸提取已經選好的祭奠項目進行祭奠。
(十八)多媒體信息發布系統
通過在各區域門廳、大廳、電梯前室、樓梯平臺、走廊等區域內設置LED屏幕(具體屏幕大小根據場地實際情況確定)進行多媒體的信息發布,進行相關業務介紹、相關法規政策宣講、公益宣傳展示等。要求各區域均可單獨設置播放內容,同時也可同時管控統一播放內容,均在總控中心進行管控,并具備編輯制作相關媒體文件的功能。
(十九)智能能耗管控系統
對園區內所有電、水、燃氣、燃油等能源消耗進行多方位管控,需對接原設計的智能照明系統、能耗監測系統、電力配電系統、地源熱泵系統等,整合一體后在業務總控中心可實行集中統一管理或根據業務需求由殯葬業務智能化系統進行合理的智能化管控,并將相關數據進行采集匯總,形成可視化報表進行整理,以便館內的進行營運分析。
(二十)殯儀館數據查詢及營運分析系統
對館內各項數據統計、收費退費明細報表、成本支出、業務流程跟蹤、功能區域使用情況、人員績效查詢、各設備工作效率及使用情況、殯儀服務情況、殯葬用品的進銷存管理等情況進行智能化報表輸出和智能決策分析,為館領導對全館各功能區域和設備的使用統籌安排提供合理化參考依據。
(二十一)其它信息化系統
智能化財務(對接相關部門非稅系統)、員工考勤、智能信息化辦公等模塊,按其業主方實際使用要求進行細節性更改。
(二十二)殯儀業務便民服務查詢、自助辦理系統
通過館內服務大廳智能受理、查詢平臺及網絡信息化平臺,可實現殯葬業務辦理流程查詢、各殯儀業務介紹、各功能區域介紹、各服務項目價目查詢、自助殯葬車輛預約、自助殯儀服務選擇辦理、自助殯葬用品選購、自助骨灰寄存續費、自助多媒體網絡祭奠等,并可根據館內需要隨時調整。
1、 對接相關部門平臺,設定館本地業務信息和相關部門平臺的數據雙向傳輸流,詳情如下:
如相關部門使用網絡通暢,直接登錄相關部門平臺進行業務信息錄入,其數據直接存至相關部門云系統,由相關部門云下傳至本地業務服務器及數據庫,然后進行館內業務信息化流程辦理。如相關部門使用網絡斷開,則啟動本地業務信息錄入平臺,將其數據做好標識存入本地業務服務器及數據庫,然后進行館內業務信息化流程辦理,等待相關部門使用網絡連接上以后,再由本地服務器將標識的數據信息上傳至相關部門云系統。
2、 對接相關部門財稅系統,將財政收費部分直接通過電子支付劃轉至相關部門指定銀行。
3、 殯葬車輛調控系統對接相關部門平臺,可由相關部門平臺調度中心直接向館本地車輛管理系統發送調度信息,然后按其要求館本地車輛管理系統進行調配車輛并將其車輛調配信息再傳回相關部門平臺調度中心。